首页

中国女王网址

时间:2025-05-30 05:05:10 作者:(走进中国乡村)甘肃临夏牛产业探索文创伴手礼 延伸链条“闯”世界 浏览量:46092

  中新社甘肃临夏5月29日电 题:甘肃临夏牛产业探索文创伴手礼 延伸链条“闯”世界

  作者 闫姣 艾庆龙 张婧

  牛肉精细分割制成伴手礼,废弃牛骨变为特色艺术摆件,用小型牛雕塑组建牛文化展示区……在“无牛羊不成家”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,对牛产业的深耕探索堪称极致,系列产品畅销世界各地。

5月28日,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的养牛场。曹学忠 摄

  “从单纯养殖到全产业链发展,我们不断探索产业升级路径。目前,已形成养殖、精细分割、有机肥加工、餐饮等四大板块。”在位于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的养殖场,甘肃旭昊集团负责人杨旭林2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。

  在牛肉分割车间,牛被精细分割为多个部位,骨头按牛肋排、龙骨、脖骨分类,搭配牛腩、牛脖等推出不同价位的礼品套餐。“我们研发的‘旭昊牛宴’系列包含从4人到16人不同规格套餐,满足多样市场需求。”杨旭林说。

  杨旭林坦言,其祖辈养牛采用粗放式放养。而今,牛产业成为“主业”,村子及周边村民对其养护更为科学精细。“牛喝的是雪山融水,吃的是添加了适量中成药、中草药的绿色无污染的饲草料。不仅要为母牛进行产后保健,还分阶段科学饲养小牛,精细化管理贯穿养殖全过程。”

5月28日,甘肃临夏县,航拍标准化养殖场。曹学忠 摄

  在该企业现代化养牛场内,电子大屏实时监控牛群的动态。养殖场技术员曹剑波介绍说,为培育优质肉牛,他们采用与传统养殖截然不同的科技化手段。通过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、甘肃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合作,采用人工授精技术,确保犊牛品质,“经过检验,我们养殖的肉牛肉质鲜嫩程度优于普通品种。”

  在牛产业链延伸上,临夏县还将目光投向文创领域。来自辽宁的雕刻师张志伟被聘请至当地,将牛骨转化为艺术品。“牛骨雕刻受材料限制,需结合其厚度和特性设计,拼接工序比玉石、象牙雕刻更为复杂。”他介绍说,其设计的牛骨雕刻作品融入当地牡丹元素,经取料、漂白、设计、裁剪、拼接等2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,为牛产业链增添文化附加值。

  张志伟称,其设计涵盖临夏本土文化符号的伴手礼、骨瓷礼、家具装饰、乐器配件、文玩把件、生活器皿等骨雕系列产品,年产各类骨雕艺术品2万多件,实现牛骨“变废为宝”。

  牛产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,牛元素也千变万化融入当地日常生活。比如,用“牛”字设计而成的小花园,用小型牛雕塑组建而成的牛文化展示区,以及在旅游景区的牛摆件等。

  临夏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,是古丝路南道重要节点。2024年,该县牛存栏达到13.25万头,系列产品在海外市场销售额达2.07亿元人民币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八部门将继续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

半个多世纪前,李小龙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“功夫”。时至今日,武术热潮仍在延续。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进程中,华侨华人发挥了重要作用,他们中有人在海外建立武馆武校,不仅传授武术技艺,也传播武术文化。华侨华人何以成为武术“在地化”传播的主力军?当前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呈现怎样的格局?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孟涛就此接受“东西问”专访。

世卫组织谈肺炎

该市也在不断加强政策支持。如上海黄浦区为企业送出了来沪就业交通补贴、一次性稳岗补贴、企业扩大就业一次性社保补贴等政策礼包,助力企业复工复产。

中国驻日本使馆举办国际妇女节招待会暨春分茶会

外滩、北外滩、小陆家嘴地区等核心区域,苏州河沿岸、市级商圈、“申字型高架”沿线等重要区域以及南浦大桥等重要单体建(构)筑物运用彩光及舒缓的动态光,外滩堤岸开启瀑布灯光。

局长为女婿量身定制方案,套取国家奖补资金,被通报

事实证明,全过程人民民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基于中国现实国情,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,符合人民根本利益,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特征的民主,是一种全链条、全方位、全覆盖的民主。中国的民主事业不断发展,将推动中国经济、社会、文化不断发展进步。

11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!事关工资、房子、体育活动

当时,胡宇舟带领中国援布农技专家克服重重困难,在布基纳法索中西大区建设了1500亩洼地水稻示范区,新开发洼地3万亩,并在重要洼地水稻产区建设太阳能水井和蓄水坝等水利设施,免费提供了种子、肥料、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,在播种收割全程开展技术指导。两年间,累计培训当地农业官员、技术人员、农民超过3000多人次。三个中国节水抗旱稻品种,成功通过布基纳法索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